呃,这是在上海干过,最终跑来深圳的人的一些所见所闻。想到哪写到哪。也许片面,如有误,欢迎指正,必定虚心接受。
一位前辈说的。他干了非常多的行业,对,都讲信用,但是唯独在珠宝行业其中的魅力,令人回味。
这在中国算是一个非常蛮荒的行业,不是说技术,历史之类,而是规矩。法律,规章制度非常的不健全。商业化大公司,先过货,赊帐慢慢还。小工厂,夹缝中生存,大量现金交易,能走支付宝绝对不走对公账户。个体户,合同协议都不用,出来混江湖,全凭一张脸。要不怎么叫混。
销售也乱,黑曜石辟邪,粉晶招桃花,翡翠都要养,越戴越润。再说下去没完了。辟谣科普都没用,就是信。没有系统的营销训练,但是我觉得不比戴比尔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差到哪儿去(笑)更不用说今年炒火碧玺,明年炒南红这些手段了。
也是因为乱,你可以真实见到各种各样的“人才”。一年买车买房;小学文化年收入过百万;这类好像新闻中所说的事件。麻木到你羡慕不过来。
说实话我无数次想过这行业不适合我这样的老实人。非常少见到不吹牛的…ceo(有些真不适合叫老板)但是你不吹没人相信啊。怪谁?
但是,珠宝行业也应证了乱世真的出英雄(&枭雄)。你真的牛X,一个几十万的镯子,不用给押金,说带走就带走。这种信任&被信任的感觉别的行业很难体会到(吧?)早在万众创业的时代之前,一家家珠宝品牌也都是你几千,我出一万这样大家出钱又出力干出来的。“如今几百平工厂,展厅,你坐的这张沙发,面前的茶桌,当初我们想都不敢想。”坐在对面的前辈如是说。
“对面那家老板你看他现在很严格是吧?那是因为这家厂就是他的命。那时候黄金暴利,从香港过关走私进来,被抓到就枪毙了,没抓到的就这样靠这笔钱扎下根来。一个村出去回来就那么几个。你说他能不宝贝吗?”
最近去又说“差不多一线城市都不行了。我们这些小牌子知名度不够,灵光的老板前几年就把店开去中部城市了。只有在那边赚的了钱,假如以后xx福,xx生再扩展过去,我们也就没什么活路了。”
你看,除了最顶端的那几个,谁都不好混。不过,现在时代日新月异,各种赚钱的模式都有,明星自主品牌,珠宝名媛,微商,明星设计师,明星鉴定老师,互联网设计师平台,珠宝拍卖会,私人会所。都在往夹缝里分一杯羹。
不过要我说,越来越多国际大牌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端,快销端,等最保守的定制端也来到的时候,没有核心赚钱能力的所有品牌,都得死。就算不死,也就只剩温饱了(啊?那几个香港大牌早就玩金融玩地产去啦,不然哪来钱扩张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店铺。)
小到个人…吃饭回来看看还记不记得要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