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刚入市场时,常常抱怨,我既没有人脉又没有资源,怎么能做好销售呢?
人脉和资源不是每个销售天生就有的,是在市场的洗礼中不断累积的。
动态思维告诉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上的事物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能以传统的思维定势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更何况销售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心和诡异的市场动态情况?
为了更好地在市场求生存,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向市场借人脉、借资源。
人脉和资源就是你能够做好销售的势,向市场借人脉、借资源,就是借势。(后续还有一篇如何造势,敬请期待)。
那究竟要怎么实施呢?我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借势分为三个类别:借个人之势、借公司之势、借领导之势,具体运用要根据市场的情况灵活应对。
借个人之势
有一次,我到A农业局开展业务,提着一个公文包,打扮得有点像公务员。因为A农业局官网上的人事信息还是3年前,局里面的人事信息早发生了变化,所以我把第一站选在了局办公室。我非常自信且气势不凡地走了进去。
我:B局长在吗?
美女C:领导,您有什么事吗?
我:我找B局长了解一下情况,高标准农田项目还是B局长负责吗?
美女C:B局长已经改非了,现在是D局长负责?
经过一轮的交流,我基本上掌握了局里面负责某个项目的组织架构关系。
所以,面对政府官员时,你要自信,不要怵,把自己想象跟他就是一个系统的人,唯唯诺诺、畏畏缩缩的人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别提获得有用的信息了。
借公司之势
公司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张很好的名片,但除了公司之外的人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大概率是肤浅的。
你说公司好,他认为也好;你说公司不好,你跟着也倒霉。
借公司身份之势。
一般而言,销售刚进入公司的职称差不多是地区或者城市经理,但销售不能妄自菲薄,我通常自我标榜为大区的销售总监,有多次成功运作项目的经验、做事有比较大的话语权,领导可以把事情交给我,做好、做漂亮、做满意。
借公司项目之势。
在入职后的一段时间,销售要了解工作地或者附近的城市做过哪些项目,有哪些项目是得到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的,新闻稿你有没有?新闻视频你有没有?去见客户之前,先把工具包准备好。
ZF官员有一个特点,不太轻易相信别人的介绍,讲究眼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销售展示项目的时候最好做到自己清楚,什么级别的人(who)在什么时候(when)在哪个地方(where)参观了那个项目(which),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如何(how),你都需要详细了解,你说的准确、真切,ZF官员很有可能在你的热情邀请下,也去项目地就行考察。
ZF单位每一年都有外出考察的指标,如果将指标用在你的业务范畴内,是不是美滋滋?
借公司领导之势。
借领导之势之前,销售要搞清楚公司领导在当地的口碑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如果是负面评价,不好意思,你的第一印象就被他打入了永不相见恨晚的冷宫。
这个遭遇我有朋友经历过,他的领导告诉他,E跟他是很好的关系,实际上E对公司及他领导的评价相当低,可想而知,后面的对接非常不顺利。
公司领导的同学、战友、前同事,有时候对接起来真的是爽歪歪。
借ZF领导之势
ZF领导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领导,一种是局上级领导。
借局领导的势。
在大致搞清楚了局组织关系时,我拜访客户的习惯是先拜访股长级领导(在县里面,股长也是很牛逼的官哈),一是摸一摸他的底,他对这个项目目前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二是,如果他的上级领导比较强势,他会直接说这个事你去跟分管F局长汇报,说明他做不了主,F局长的干预力度比较大。
接着,我会直接找到F局长或者正局长,从公司优势、领导支持、产品优势、项目的包装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介绍的过程讲究时间的多少,如果领导忙,那么先介绍领导支持和项目包装情况,让他先感兴趣再说。
记住一点,领导对你恶语相向,可能是他当天心情不好,但并不妨碍他将来跟你成交项目;领导对你尊重有加,让你如沐春风,并不意味着以后会跟你成交项目。
一般而言,领导比较喜欢下属跟他汇报情况,不会直接受你的影响,此时他很有可能会让你回到之前的股长级干部那里,建议你先跟股长级干部讲清楚。
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亲自推动项目进展,真的是跟性格和做事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让你去股长级干部那里,你的话术是,F局长想引进我们的产品或者项目,想请您把把关怎么开始?
借助项目的推进来拉动你跟客户之间的感情真的是事半功倍啊,同志们!
借局上级领导的势。
“你是谁介绍过来的?”这是我在前期陌拜时常遇到的话,这句话暗藏两个意思,一是我是否要信任你?二是他的面子我要不要卖?如果你对当地的人事关系熟悉,你可以直接打着局上级领导的名义跑业务,你说我是G领导的朋友。
即使穿帮了,G领导很有可能会帮你圆过去,因为委托他关系办事的人绝对不止你一个。
如果你在拜访的过程中,能够拿出G领导为你公司站台的新闻稿件、视频资料,效果更佳。
你的客户会想,G领导跟这个公司的关系应该不一般,G领导都认为这个产品或者项目好,他又何必说不好呢?做一个顺水人情多有意思。
有时候,站位正确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如果你对当地的人事关系不熟悉那该怎么办?你可以稳着点搞,说是某某单位介绍过来的,别人不会傻到问具体是谁介绍过来的?或者你可以说,我公司的产品利国利民、时下流行、有多位领导表态要大力支持,做好推广应用工作。
写在末尾
有人会反驳我说,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我承认,这些都是做销售的术,也算是一些小技巧。
如果你一开始就一本正经地去跑销售,当你面对门卫时,难道你也要非常真诚地告诉他,我是过来推销产品的吗?
借个人之势、借公司之势、借领导之势是十分有用的小技巧,当你真正对市场有所了解的时候,小技巧也许就变成了现实,你可以名正言顺地用这种方式去处理业务上的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