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0日讯 近日,四川新闻网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四川新生命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生命公司)提出的《来源于母乳的细胞或细胞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高纯度效应免疫细胞群及其培养方法、试剂组合物和应用》以及《高杀伤力的免疫细胞群及其培养方法、试剂组合物和应用》三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新方法制备母乳细胞或细胞组合物可用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修复
随着辅助生殖和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出生率和存活率显著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成为导致小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视听功能异常、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类型也在不断变化,至今尚无有效药物或疗法。脑白质损伤患儿自幼终生残疾,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细胞移植治疗为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带来希望。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白质损伤具有替代、保护、修复等作用,而人母乳细胞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全新的干细胞来源,拥有修复神经系统的巨大潜力。
为获得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倾向的母乳细胞,新生命公司研发团队从神经培养基方向入手,选择神经细胞瘤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同时搭配一种标准化的无血清神经元添加剂和一种神经细胞培养血清替代品添加剂,并加入重组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上皮生长因子,最终获得一种未见报道的母乳细胞。该种母乳细胞与此前报道的从母乳中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样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差异明显。
“我们将获得的母乳细胞用于脑白质损伤大鼠的治疗,结果发现,该种母乳细胞能保持脑白质损伤造模后脑部神经纤维的有序排列,促进造模后胼胝体区神经轴突再髓鞘化,促进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恢复。”专利主要发明人,新生命公司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伍明俊博士表示。“我国每年约有120万-150万早产儿出生,其中脑白质损伤的高危早产儿约30万例,防治形势严峻,通过这项发明制备的母乳细胞或细胞组合物将为脑白质损伤修复提供全新的治疗途径。”
新方法培养高纯度、高杀伤力免疫细胞 大幅提升免疫治疗效果
近年来,免疫细胞治疗发展迅速。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细胞的直接作用,直接运用其特定的生物活性修复受损伤的组织和器官,或起到特异性/非特异性杀伤作用;二是细胞的间接作用,如分泌相关的因子或活性分子来调节患者自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活动。与传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相比,细胞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个性化等独特优势。
目前已知的未经改造的治疗性免疫细胞有NK细胞、γδT细胞、CIK细胞等,此外还有基因修饰的CAR-T细胞和CAR-NK细胞等。其中,由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及CD3+CD8+T细胞等组成的异质性细胞群CIK细胞是治疗用细胞产品中较早应用于临床的细胞产品之一,但是其临床疗效因人而异,除了个体差异外,细胞产品的纯度、肿瘤杀伤活性的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因此,有待开发一种能够获得较高纯度或肿瘤杀伤活性的CIK细胞的方法。
“我们通过不同的激活和诱导扩增细胞因子组合,配合特定添加时机,建立了两种效果不同的CIK细胞培养方法。”主要发明人,新生命公司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越博士介绍说,“一种培养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效应免疫细胞,相比行业标准的50%,能够使CD3+CD56+细胞比例不低于总细胞的70%,CD3+CD8+T细胞比例不低于CD3+T细胞的85%;另一种培养方法可以获得高杀伤活性的效应免疫细胞,其中,分泌杀伤活性相关蛋白GranzymeB的细胞比例不低于90%,而CD3+CD56+和CD3+CD8+细胞比例也不低于总细胞数的40%及CD3+T细胞的65%,对肿瘤细胞系K562的杀伤能力即使在低效靶比10:1(10个免疫细胞对1个K562细胞)也可以保持在80%以上,而其他同类产品需要在20:1或更高效靶比下才能获得同等效果。所以新方法培养出来的免疫细胞无论纯度还是杀伤力都远超过传统培养方法。”
问及新方法培养的免疫细胞的应用,王越表示,上述两种培养方法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而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设计。高纯度培养方法是在保留一定的杀伤活性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发挥效应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主要目的,可以应用于术后、长期治疗、生理性衰老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人群;高杀伤活性培养方法主要以肿瘤治疗或配合临床术后防复发为目的。比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骨髓以髓系增生,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及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成年人白血病的15%~20%,现有治疗方法包括化学疗法、基因治疗、抗体免疫治疗、骨髓移植、靶向药物治疗等,然而该类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存在着费用高、成功率低、副作用大等短板。“如果应用高杀伤力的免疫细胞开展免疫治疗,无疑会增强治疗效果,更好地帮助患者战胜恶性肿瘤。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基因工程方法或多靶向抗体,提高免疫细胞的肿瘤靶向性,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锁千程 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