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分别属于哪些民族?
栏目:耀世平台 发布时间:2023-07-25 03:45:04

肯定是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也有一些,这是归为一类

其他的都为少数族裔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有45万多名少数族裔,相当于香港总人口约6%。

即使不是具有华人血统的少数族裔很多是居住香港超过半世纪,当中有已经有5代以上者,他们除了具备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外,他们更有不少是入籍香港特区,拥有香港特区护照,甚至回乡证。例如香港海洋公园主席犹太裔的盛智文放弃加拿大国籍、英国裔的卢维思放弃英国国籍等等外籍人士,亦有不少获得双重国籍或双重护照。

一、东南亚人

东南亚人主要为菲律宾人、印尼人和泰国人,主要来香港从事外籍家庭佣工。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居于香港的菲律宾人和印尼人各有130,000。

二、越南人

越南战争于1961年爆发,不少越南人面对战争,纷纷逃亡香港。1979年,香港被列为“第一收容港”,因此收容从越南出逃的难民,到199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对越南船民作出有秩序的遣返行动,包括自愿遣返,而香港政府事先亦与越南方面作出协议,保证他们回到越南后不会受到政权迫害,不过自愿遣返的越南船民甚少。

至2000年,香港政府向仍然滞留在香港的难民给予居留权及签发身份证,让他们融入香港社会,有些开设餐馆和在社会工作,不少其家人和后裔在香港定居。

三、南亚裔

香港开埠初期,即有印度人居住。香港殖民地时期需要从印度次大陆调派一些人员来到香港维持香港治安。他们最初聚居于上环一带,以商人、军人和警察为主。南亚裔人士已经于香港生活逾半世纪,不少已经世居香港4至5代,当中以巴基斯坦裔、印度裔和尼泊尔裔居多。殖民地时期驻港英军当中,被称为啹喀兵的尼泊尔人雇佣兵,其军团随着香港回归而解散。

很多南亚裔已经落地生根,其后裔仍然居于香港,部分聚居于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带,例如尖沙咀重庆大厦。在香港社会,他们除了能够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和英语外,当中不少亦能够操练流利的粤语,如乔宝宝(退休惩教署人员、现时香港艺人)和利君雅(记者)。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港印巴和尼泊尔人共约63,000人。

四、朝鲜、日本人

定居香港的日本人或韩国人通常是商人或日本、韩国资本大企业香港分公司的高级职员及其家属,大部份于19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来到香港,希望以香港作为进入中国大陆发展事业的踏脚石。有部份人在香港落地生根,部分人有与香港华人通婚生子。

其第二代部份能够操练流利粤语,但是通常入读国际学校。如果长远不打算在香港定居,则通常会安排子女入读于香港日本人学校或韩国国际学校,以方便于将来回归日本或韩国发展。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港日本人和韩国人分别约12,600人和5,200人。

五、欧美人

欧美人以殖民地时期来香港工作和定居的英国人及其家属居多,大部分都不懂粤语,通常是专业人士、企业或香港公务员;亦有一小部份于公立和津贴学校任教英文。虽然香港回归后大量英国人返回英国,但是仍然不少部份选择继续定居香港。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港的白种人约55,200人,其中15岁以上具专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是73.9%,位于居港日本人(79.4%)和韩国人(74.8%)之后,比香港其他种族的人的教育程度高出许多。

粤族,美利坚族,大英族

当提及“传统文化”之时,你会想到什么?


是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抑或是在农历新年之时贴春联、写福字,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在香港威雅学校杨菲菲副校长看来,以上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年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许多学校会带着孩子们参与的主题,但却远远不是全部。



香港威雅学校副校长

杨菲菲


杨菲菲是上海人,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远赴英国国王学校修读教育管理硕士,先后在英国、泰国和新加坡的学校工作,曾担任新加坡德威的中文部初创成员和曼谷德拉英国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总监,拥有丰富的中文教育经验。



在她看来,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涵盖了传统习俗,更与语言、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密不可分。


在香港威雅学校,传统文化教学始终以“看不见、摸不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每一个孩子。


无论孩子的第一语言是普通话、粤语抑或英文、法文,都能在此得到很好的学习与锻炼,对于华人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的“根”;而对于外籍孩子们而言,这也是他们在香港求学之时,可以收获的宝贵财富。




学中文、学历史
传统文化在其中扎根



香港威雅,是一所对中英文学习均十分重视的学校,亦是香港当地以普通话进行中文授课的先锋之一。


学校采用的是以中、英、数为主科的平衡发展的教学模式,每周各有7节英语课、中文课和数学课,这三门核心课程几乎占了所有课程的一半时间。


学校所有的中文课程均以规范的普通话授课,学生主要以简体字学习阅读和书写中文;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可以通过书法课、自愿性辅助阅读课和一系列课外活动学习繁体字


面对第一语言为普通话、粤语或英文等不同背景的孩子,学校也有“分组不分班”的个性化授课安排。



语言与文化,就好像紧密联结的双兄弟——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杨校长表示,当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中文之时,孩子们对于与之水乳交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们中文学习所能达到的高度。


“对于华人孩子来说,传统文化学习带来的是一种认同感,只有先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才会更有动力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学好。” 杨校长说,“而对于外籍孩子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无论是有趣的神话故事、神奇的汉字构造还充满韵律的音调——都能让他们更加喜欢中文,想要更多地去探索这门语言。”


香港威雅学生学习中秋节相关文化习俗


在强调身份认同感与学习兴趣的背后,是一种充分发挥孩子们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理念。


在威雅的课堂上,我们几乎不会看到老师进行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而是有儿歌、有诗歌、有故事、有游戏,还有动画片等视觉形象的播放……


用杨校长的话来说,学校的中文课堂是“活”的,无论面对的是怎样中文水平的孩子,老师们都自有一套方法,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开发至极致。



传统文化的浸润与学习,不仅仅在中文课堂上发生。


杨校长告诉我们,在香港威雅,历史课堂也是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期,她正在对历史科目中有关中华文化的部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也是希望能够更加侧重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比如,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会学习传统的节日文化,在中文课上我们也会庆祝每一次节日;他们也会了解到经典的神话故事,比如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等;


我们也会介绍国旗、国歌、国宝熊猫…… 到了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会引入香港本地的历史、著名建筑,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及其代表建筑的学习,和世界上重要伟人的人生事迹;


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现在,六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历史学习的涉猎范围是非常广的。



杨校长一直坚信,传统文化是一个涉猎面极广的概念。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凝结成颗颗传统文化的珍珠,闪耀于后人眼底眉间,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无一不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正是在扎实的中文学习和历史学习中,威雅学子们从小就徜徉于传统文化的长廊,并从中采撷、吸纳着珍贵的养分,滋养着人生的成长。



传统文化教育
不是“可选项”,而是“必修课”



香港,作为一所市民英文水平相对较高、英文教育覆盖较广的城市,其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程度,往往为人所称道。


但当我们谈到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性之时,杨校长则坚定地告诉我们——


这绝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修课”。


杨校长正带着孩子们学习


曾在英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多国工作与生活的她,在来到香港继续投身教育事业之时,深切地感受到,香港,这颗屹立于东方、面向世界的璀璨明珠,其实在保留中华传统文化习俗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


“刚好我家旁边就经常能看到划龙舟的训练,”杨校长笑着说,“香港市民对于春节习俗也十分讲究,细到要送什么东西、摆放什么花…… 还有城市内的庙宇,雕梁画栋的建筑,其实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香港大澳端午赛龙舟


在这样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她坚信,学校要做的,正是将这份宝贵的财富,继续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让孩子们从小就拥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好奇与热爱,华人孩子可以骄傲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而外籍孩子也可以感受到东方文化的魅力和风韵。


这样的教育初心,也恰好就是香港威雅的家长们所深深认同并不懈追寻的。


在之前的一次家长群访中,有不少家长提及,当初他们深受学校吸引的一个关键点,正是扎实的中文语言及文化教育。这样的心态,不仅流行于香港本地华人家庭、来香港生活的内地华人家庭之中,更在许多外籍家庭中,亦有所显现。



有两个孩子都在香港威雅学校就读的英国人Emma,自己也是一位中文的终身学习者。当初在给孩子择校之时,她重点考察了中文教学这一方面。


她的大儿子Seb原先就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作为家长,她希望孩子可以延续这方面的学习,尤其能够进一步提升普通话的听说读写水平。这样的安排,也是希望将来孩子除了回到西方发展,也可以拥有足够广阔的、在中国内地学习及工作的机遇。




杨校长回忆道,她还遇到过另外一组爸爸是荷兰人、妈妈是泰国人的家庭,家长们甚至希望孩子掌握荷兰语、泰语、英语、普通话等多种语言。


杨校长表示,她很能够与这些外籍家长共情——既然当初选择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自然是希望能够在这段时光里,尽可能多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掌握当地的语言,融入香港,也更多地接触与了解香港背后的中国内地。



那么对于本就拥有共同文化根基的内地家庭及香港本地家庭而言,学好普通话与简体字,认同华人千年以来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更是重中之重。


“我曾遇到过一些‘港漂’家庭,他们从内地来香港工作,一听到我们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都觉得又亲切又高兴,” 杨校长说,“如果某天孩子们又回到内地上学,这样的安排有助于让他们做到‘无缝衔接’。”



而在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国家大势所趋的氛围中,不少香港家庭也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扎实掌握普通话、简体字,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根基,更好地融入内地大家庭,在祖国腾飞的时代浪潮中,成为那一朵朵奋勇争先的“后浪”。



从东西融合的香港
骄傲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上海出生、长大,而后又远赴多个国家求学、工作、生活,如今回到香港从事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典型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杨校长对于文化教育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及民族自信这一层面,亦颇有体会。


跟孩子们打招呼的杨校长


在泰国曼谷的一所国际学校工作时,杨校长曾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CICU)合作,共同为学校建立了汉语水平考试/中小学生汉语考试中心(HSK/YCT Test Centre),希望可以鼓励更多的中文学习者通过标准化测试,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希望他们可以对中华文化保持探索的热情,有朝一日可以来中国做客。


这背后,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字深沉的爱,亦是对民族身份的骄傲与自信——“只有你首先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别人才会以平等的、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你。”



杨校长多次提到,得益于祖国的强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掀起了一阵中文学习的热潮。


对于将来即将从香港,走向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威雅学子们,杨校长提到,每个人对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的贡献或许因人而异;


但只要每个从威雅走出来的华人孩子,从小就能够深切地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那么她认为,我们所提供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从香港这样一个东西交融、海纳百川的城市出发,背后是来自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与强大的支持,面前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天地。


语言、文化及历史教育赋予了威雅学子们无限的可能性;而香港威雅要做的,就是与孩子们携手探索、共赴未来,让那份仿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浇灌出一朵又一朵卓越成长之花。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