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有多尴尬?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29 19:35:38

下面我以四个小故事回答:zhihu.com/question/3146


各位马来西亚华人网友克制一下,我的提问是有多尴尬,不是有多悲惨

其实有一点很搞笑,也有点无奈。

我接触过四个马来华人。

第一个在加拿大,打工店里的,英语讲的不错(口音很有特点),普通话口音也有点特别我问你是福建人还是台湾人,她说不我是马来华人。我说哦你是马来人,她说我不是马来人,我是华人,只是出生长大在马来,华人和马来人是不一样的。态度比较激烈。平时上班时间也是跟我们几个大陆的打工仔一起玩。

第二个在曼谷,大学的交换学生。一开始以为是韩国人,后来主动找到我聊天讲中文(有点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意思),介绍自己是马来华人,但是在台湾读大学(有别的答主提到了,马来华人念的华校学历不被本国承认,所以去考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其他地区的)。给另一个台湾人科普了一下马来华人的种种,跟其他答主说的差不多。

第三个是吃鸡认识的,一个小学生,比较搞笑,还一直唱抖音神曲,和他打了好几局(主要是他说话太好玩了),最后加了微信。加了微信我才知道是个马来的华人小女孩,小学四年级。

第四个是我泰拳教练的未婚妻(已经结婚了),马来华人,护照是华文名,会讲老家话,忘了是闽南话还是潮州话了。第一次见面很热情,先表明自己也是中国人,可惜就是不会讲普通话,还和我对普通话里哪些东西和她家乡话发音一样。看过照片,家族挺大,家里一切都是中式,过中国节日,生活遵照中国传统习俗。

身份认同都是华人,文化认同都在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有好感,尊重自己是异乡人(马来籍)的事实。


反转的来了。


我接触过五六个台湾人,有的时间久的记不太清了,但是所有的都是下面这种情形。

第一个是高中时候,自我介绍做ppt时就放上了一副巨大的青天白日旗,说我第一次来到你们的国家(中国)balabalabala,和中国学生界限划的干干净净(因为他算国际生),舔其他外国人和韩国人,然而韩国人并不鸟他。很尴尬,一直没有什么朋友,傲的很。

第二个是我的朋友,人不错,会讲日语,可能因为身份认同的关系不怎么和中国人一起玩,和一群俄罗斯人和几个日本人一起玩。态度是坚决的,说我们不是一个国家,tw是tw中国是中国。

第三个是现在的大学同学,学西文的,自我介绍开场就是: I am Taiwanese but I lived in Spain and England(实际上就是去西班牙交换了几个月,去英国玩了一两趟),意思就是说虽然我是台湾人但是我住欧洲,给人制造一种假象自己是欧洲长大的。说自己有西班牙血统,狂舔欧洲(白人),喜欢和白人一起玩,身份认同在欧洲,其次才是台湾本土,态度也是非常坚决的,说我们不是一个国家,tw是tw中国是中国。还有些比较激进的,这里不写了怕被和谐。

还有一个香港籍的大陆人,高中学弟,老家是北京的,除了护照啥都是大陆的,可是是国际生(没办法香港身份)。不和中国人说话,平时讲英语(雅思口语6水平),和其他外国人玩。说真的这个人是我最匪夷所思的,你他妈的父母都是大陆人,自己也是大陆长大的,然后你自己身份认同不是中国人,我就???????????


悲哀吗?


生在马来,长在马来的,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华人,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统意义上,对大陆人要多友好多友好,不暴露自己身份没人知道他不是中国人(身份)。

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家族落地在台湾不超过2代的,拿着小绿本中华民国护照的,认同自己是欧洲人/韩国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各种意义上),连自己的华人血统都不愿意承认,甚至tmd恨不得连自己台湾身份都不认了。

生在大陆,长在大陆,在大陆上了18年学,只是拿着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认同自己是外国人。


悲哀吗????

中国人这三个字,到底是有多让你丢脸?????

长着一张东亚脸,究竟让你受到了什么样惨无人道的迫害?????

华人。

我,是比较特殊的华人身份,刚刚好尴尬的身份都落在我身上。

华人,祖籍福州闽清。少数籍贯。

家乡,砂拉越诗巫。东马人,好有争议。

宗教信仰,基督教。

在马来西亚以马来文为国语的我,在12年的中小学教育里接受90%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为主的华小,独中里渡过。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但我平时一天可能都说不到十句马来文。

因为我是华小毕业生,所以学校都是华人,老师也是华人。

我的家乡是以福州人为多数的城市,当时还在读小学的我就在想,怎么课本里说的马来西亚25%的华人好少,可是我身边多数都是华人?噢,原来我大了才知道我是住在马来西亚其中一个最多华人的城市。

东马人,各族相处和平。马来人,达雅人,卡达山显然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在庆祝自己民族佳节也像华人一样放烟花玩火炮,在开斋节包“青”包给小孩子祝福,平时也吃粽子包子饺子没毛病。

文化,过节,过年样样都有,只是我是马来西亚人。

过年,马来人也一起过年,街头都是红彤彤的灯笼。







上了中学,从马来西亚建国历史中了解曾有一群先辈默默地为华教付出,奠定了如今华教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因为社会利益的关系,族魂林连玉的国籍被褫夺,晚年落魄,多位华教人士也曾在1987的茅草运动中被捕,人心惶惶。向政治和利益妥协,“华人总会出卖自己”,这种民族的劣根性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政府,你要加油。95%的华人投过你一票。承认统考,势在必得!

他们是过客,从左肩出生,在右肩落地生根,但是从没有忘记过左肩。我们代表着右肩,但不代表我们就忘了我们来自左肩。你来自中国,我来自马来西亚,我们选择在这片土地上,为辉煌条纹付出,这不是属于马来人的国家,而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达雅人,卡达山人建立的国家。

如今希盟上台,族魂的要求不能忘;统考不能不承认;因为教育和语言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最后底线。

----------------分割线------------


特权。不平等。经济强势。努力。

这是外界标签都是给马来西亚华人。

是,我们没有平等机会,我们没有特别管道。

因为我们不是土著,我们无法轻易进入公立大学,同时也造就了畸形的马来西亚私立教育业。

公立大学以马来人为多数,私立大学以华人为主。

500个大大小小的私立大小学,包括澳英荷兰国外分校等等,造就了许多的人才,也是许多的人才外流。新加坡默默感谢马来西亚的不平等政策,从文化兼容,语言掌握,学历来看,马来西亚华人就是新加坡最佳的移民来源。

在马来西亚国内升学,可享有政府所提供的国家贷学金,工作后依薪水收入决定偿还的数额。

我们无法跟马来人竞争,因为他们无法跟我们正面竞争。

过了近50年的马来人扶助政策,马来人成功了。

一部分的马来人成功了,大部分的马来人失败了。

成功的马来人也进了私人大学,因为他们不相信所谓的扶助政策。失败的马来人失败了,因为他们进了公立大学后无法与他族竞争。

评分制度有非土著和土著之分,分数不知不觉高了。

要是我的孩子太舒服,他将无法在公平的环境跟人竞争

社会福利太多了,没有危机压迫感,政府会帮我解决。

这种扶弱政策就像拐杖一样害了我的民族。

马来西亚是马来人占多数,少了我还有别人可以做。

马来人也可以很成功,像我的家族一样努力获得回报。


总结--------不喜勿喷

  1. 这个国家纵然有很多的不好,但毕竟是我出生的国家。
  2. 马来西亚并不完美,在畸形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分配中来看基本上你到马来西亚不会看到华人在社会最低层或普通蓝领工作(清洁工,保安,建筑工友)。因为先辈来到南洋后告诉我们他们吃过苦,这些没有出息,做人要精做些有出路的工。本地华人吸收了,在不同领域经商多元化,行行都出状元,贡献了马来西亚的经济。也换来了我们与友族之间的误会。我们需要去正视,因为我们的历史撕裂了我们。
  3. 华人以前在马来西亚很重要,未来也很重要。吃亏了那么多年,我们也要看重造物主给我们拥有的,需要懂得去宽恕友族的某些方面的不友善,但我们都属于马来西亚的一份子。就像西马需要得到东马的宽恕,因为西马亏欠砂沙太多了。大家都不完美,希望上苍能在去年509政权交替后,政治人物们能好好治理国家,把马来民族带向正轨,让他们能够抛弃恶者的种族,宗教谎言。多数民族不进步,国家也难以进步,我希望马来人能享有宗教自由(大马宪法规定马来人出生就是穆斯林,不能判教),根据MA63建国契约不受宗教捆绑,并且时事跟进,向新加坡马来人看齐。

来说三个故事

我和我前女友是交换学生认识的。(从清远和马来西亚的)

他们在离开前对我们说了

Terima kasih(马来语谢谢的意思)

我本来以为他们就随口说说

后来从前女友那儿知道

原来是老师逼他们学的

他们很多人学不会

甚至用广东话"带你买家私"的谐音来学

学了是对我们的尊重

我当时就笑了

是苦笑

我们

一个拥有超过百年的华文老校

一个在沙漠中坚持了百年不被风化的绿洲

竟然要你用一口刚学来的藩语告别

难道我身为一个在异乡的华人就不你们配用一口汉语来和我告别啊?

我们苦苦坚持了百年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说是我们嫌钱太多没地方花所以用来建华校?

还是说我们嫌命太长让政府找个理由再屠我们一次?

不是

都不是

林连玉早说了

华人要读华文书,认识华文字(1953年8月18日《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驳钦差大臣邓普勒爵士文》)

我们坚持百年的原因是

为了要让我们的后人能通过文字知道古代的圣人留给我们的教诲。

为了要让我们的后人能通过语言和全世界的中华人沟通并理解。

也为了不让我们的根断了

所以当同样华人的你们使用藩语和我们告别的时候

你们已经违背你们来我们华校的初衷了

最尴尬的是什么?

我不能愤怒

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恶意

我不能心寒

因为我知道我们尽力了

我更不能绝望

因为林连玉说过

同胞们能奋斗才有出路不奋斗就会灭亡。(1985年8月4日《在董总30周年纪念晚宴上的讲话》)

我知道我必须坚持下去。

。。。。。。。。。。。。。。。。。。。

最后以林连玉的一个语录结尾

为着应付华人可能面临恶运的挑战,我衷心期望团结一致的精神不但必须重新涌现,而且必须更坚强更扩大。(1980年9月《录音稿》)

我相信只要华人能足够团结

能熬死这个政府

弱如宋朝都能熬死北方两个朝代

我就不信你马来人能比契丹和金人强

别说政府

我们能熬到他们民族消失

在此先立个flag

百年后我让我后人再回来看!

到底谁笑到最后!

天佑中华!

愿我中华与天地同寿

熬死他娘的所有藩夷!

大马华人陷入了“我爱国,国爱我吗?”的怪圈。

大马土著不是马来人,他们多是从苏门答腊、爪哇岛移民过来的,但马来人却自诩大马土著并歧视华人。

华人与马来人同为移民,且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贡献远大于马来人,吉隆坡的开埠者就是华人领袖叶亚来,在日军侵略马来西亚时华人亦组织抗日义勇军进行顽强抵抗,结果反而引来马来人的歧视。

英国人要在大马开采锡矿,从苏门答腊等地来的马来人工作效率低,于是英国人不得已从中国引入中国工人到大马替他们开采锡矿。华人劳工勤奋刻苦,锡矿的大量开采促进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华人勤奋

同时也让华人积累了经验,自己做生意,到20世纪30年代就掌握了当地锡产量的三分之一————华人聪明

独立后的马来人仍然费拉不堪

  • 据第二个大马计划统计,1969年在西马地区的有限公司股权构成里,华人有10000亿零吉,马来人有706亿零吉,印度人有400亿零吉。
  • 据第三个大马计划统计,1970年52.2万的华人家庭里有26%处于贫困之中,16万印度人家庭里有39%处于贫困,90万马来人家庭里有65%处于贫困。在全部贫困家庭里,马来人占74%,华人占17%,印度人占8%。

马来人一看数据就怒了,于是在1970年推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严重挫伤了大马华人的积极性,它要求企业最少雇佣50%的马来人分给马来人更多土地印刷业、加油站、航空业、船运业、采矿橡胶进口等行业的证照全部或多数发给马来人,华人想要拿到执照往往非常困难政府公共部门里的岗位也多被马来人占有华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减少了许多。

可新经济政策并没有促进什么经济增长,反而增加了政府的债务压力,私人投资的主力仍然是华人,而不是享受好处的马来人,马来人仍然费拉不堪。在八零年代的经济衰退里,马哈蒂尔就检讨了原住民优先政策的失误。

比起嘲笑马来人的费拉不堪,更大的问题是勤奋聪明的华人,怎么就被费拉不堪的马来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是过于仁义礼智还是一盘散沙?在20世纪50年代,华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而马来人一穷二白,拿什么与华人斗?如果华人强硬些,不说混成像满清八旗那样,最起码能保持着与马来人、印度人的平等地位。

可现实是大马华人连平等地位都弄丢了。说白了,这片土地本就不是马来人的,凭什么要让马来人享有特权地位?时至今日,大马政府对华人的歧视仍然存在,虽然现在部分人说在日常里和马来人相处得和和气气的,但你让这些平日里和你相处得好的马来人去支持民族平等,取消马来人特权地位,你看他会不会支持。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感觉大马华人陷入了“我爱国,国爱我吗?”的怪圈。大马华人爱大马,但大马却更偏爱马来人。

@Mikus 马来人的由来

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马来西亚修铁路搬砖,在某个华人十八线小镇附近已经待了一年多了,通过和这边的马来华人接触,还有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对不在吉隆坡这种大城市,而是在不发达的小一点城市的华人现状有一点了解,这边华人往上三代到四代都是从中国来的,所以基本上华语都不错,平常除了工作的交流还是挺多的,我介绍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下面以A、B、C、D、E来指代他们。

首先是A同事,此君20多岁,是我们混凝土搅拌站的一个试验员,据他的描述,他本科是学习的IT、电商这一方面的专业,毕业之后好像就业比较困难,即使找到了,工资也不是很满意,某日看到我们的招聘之后,就来应聘成为了一名试验员,平常的工作主要是在搅拌站检查一下混凝土的出场前质量和到工地后的质量是否合格,然后做一下试块,并在成型之后再做做承载力试验。但是随着需要混凝土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以后,现在让分包的小黑自己在工地做试块,他主要就检查一下出场混凝土质量和做试块压力试验,唯一不好的就是要值夜班,这个比较辛苦,但是我经常在晚上看到此君和搅拌站的人一起赌博打牌,感觉过得还是比较惬意吧。

接着说一下B同事,这是个女同事,快30岁,在我们项目部做文员,这位交流的比较多一些,以前问过她为什么不去吉隆坡,她表示以前在吉隆坡那边工作过,但是吉隆坡似乎也不能攒到很多钱,而且家在这边,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这里,她的工作性质偏办公室一些,主要是内业资料这一类的,有次吃饭的时候有说到想换份工作去欧洲那边,这里的工资水平不是太高。

然后是C同事,这是我们的司机同事,他年龄比较大,有一个女儿,快大学毕业了,他平时工作就是天天开着车带着我们去工地到处晃,通过平常跟他的交流,他以前也是个包工头,做房建这一块的,应该是个小包工头吧,在当地镇上面应该算是个小康,感觉他来上班就是不想闲着,想找份事做,他对她女儿的想法就是毕业之后留在吉隆坡当一个老师,然后他们夫妻出资在吉隆坡给女儿买一个小公寓,后面的就再说吧。

D老板是镇上面的一个理发店老板,是个女老板,有三个女儿,我当时去的时候,店里只有她的三女儿了,听同事说她前面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去澳大利亚开理发店了,当时还感慨这理发都理到国外去了,结果过了几个月再去,她的三女儿也去澳大利亚投奔姐姐们了。

最后再说一下E老板,这位是我们找的分包的一个现场经理,他是马来西亚人,30多岁,有两个孩子,不过他的妻儿都已经移民新加坡了,他家也在新加坡,我感觉他之所以没有移民,主要是想用马来西亚籍的身份在这边工作,会比较有优势。这个老板也是很有意思,天天见面就哭穷,说工作干不下去了,亏死了,现在已经干了一年了,我看到的还是好好的,没啥问题。

通过和这些马来华人的交流还有观察他们的现状,我发现马来华人在马来西亚是真的挺尴尬的,这边的政府、医疗、警察这些公务员体系,他只针对公立大学毕业的学生招聘,但是马来的公立大学,大部分就是只给马来人开放,华人只有特别优秀的才能考进去(相当于考清华北大那种),而这种华人,最后一般毕业后就去国外了,所以基本上公务员基本都是马来人,华人面孔极少极少,而且近年来华人的生育率越来越低,一般的家庭只会生1-2个孩子,而马来人一般都是生4-5个孩子,使得华人占大马人口比率越来越低,华人在大马的发言权已经是越来越微弱了。

就我接触的华人来看,要么就是有点能力的就在只想着出国挣钱或者直接就移民,或者是读书很厉害的,人家也选择去国外了,都不愿意参与政治,在大马这边也能看到,从政的华人都很难得一见。但是能力不那么强的、留在老家的,既没有办法加入公务员体系,也不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工资满意的工作,政府那边还没有华人可以帮忙出声,处境就很尴尬了,所以他们其实还挺欢迎中国企业来这边的,因为中国企业一般都喜欢招聘华人,给的薪水也不低,还是很不错的,大部分还是盼着中国强大起来了,这边的华人能过得更好。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