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学界
根据全球指南和共识,脑梗塞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取栓等有效治疗,黄金窗口时间为3-4.5小时。而在我国,3小时内能到院的脑梗塞患者仅达11.79%,平均中位时间为24小时。
日前,《柳叶刀·区域健康》发布上述最新研究结果,首次全面梳理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即脑梗塞)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所耽误的时间(OTD)。
“这是目前最严峻的问题。随着医学技术提升,无论是溶栓、取栓、还是桥接治疗,我们具备有效的医疗手段对付脑梗。但患者无法及时在黄金3小时内抵达医院,导致本可治的疾病最终致残,甚至致死。”该研究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静教授对“医学界”表示。
我国大陆的脑梗死亡率约为欧美的4倍。2020年,我国40岁以上新发卒中患者达340万人,23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在赵静看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的高死亡率主要源于极长的院前延误——在欧美部分地区,3小时内到院的卒中患者最高能达60%。
“‘院前’的缺口太大了。”赵静教授说,“各个卒中中心都在完善院内救治流程。但相比以小时计算的院前延误,也只是杯水车薪。”
近一半患者入院时已超24小时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即俗称的脑梗,占比超70%。发病3-4.5小时内,脑梗患者可通过药物溶栓以疏通血管。发病6小时内,大血管堵塞者可通过微创手术取出血栓。
“6小时到24小时,仍有很小一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取栓治疗,但效果会大打折扣。”赵静称,“每耽误一分钟治疗,大脑死亡约190万个脑细胞。”
时间到底耽误在什么地方?赵静教授和团队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前述研究中,该团队调查了中国卒中大数据观测平台(BOSC)的数据,筛选出涵盖31省的232家医院,涉及城镇、乡村共78389名脑梗患者。
所有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OTD中位时间长达23.83小时,只有9242人(11.54%)在3小时内就诊,10066人(12.84%)在6.0-11.9小时之间。还有48.96%的患者到院时已发病超过1天。
在地理分布上,中国西北地区,如甘肃省的3小时到院率最低,为5.56%,仅是中部地区的1/3。3小时到院率最高的是北京(18.40%),达甘肃省的近5倍。城乡差异上,城市地区脑梗患者的3小时到院率是农村地区的两倍。
研究还发现,相比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有着更长的OTD时间和更低的3小时入院率。在所有亚组分析中,越年轻,院前耽误的时间越长。
赵静教授告诉“医学界”:“研究发现近一半的患者OTD时间超过1天,这意味着几乎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即便保住生命,也可能面临着包括偏瘫、运动功能丧失、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终身后遗症。”
每5位死亡者中,就有1位死于卒中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2022全国死亡人口为1041万。而脑卒中年死亡人数约200万,《中国卒中报告2019》显示,脑卒中是我国居民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位死于脑卒中。生存者中残留神经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达到58.4%,残疾者占31.69%。
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较差,或和时间、速度有关。2021年,韩国发表于期刊PLoS One的一项研究纳入539名患者,发现治疗时间窗若超4.5小时,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更为严重,在出院后3个月内还发生7例死亡。
由于脑卒中造成严重的社会疾病负担,2015年我国启动卒中中心的建设工作。重心之一是普及脑梗死的溶栓技术。然而,赵静教授在临床中发现,无论如何改进院内流程,“能接受治疗的患者还是太少了,来一个晚一个,错过了治疗时间。医生也束手无策。”
在各地三甲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位专家对“医学界”表示,近60%的患者到院时已经超过4.5小时,2天、3天后才来医院的也不少见。与之对应,根据2021年发表于《柳叶刀·区域健康》的一项调查,即便是在卒中中心单位,2019至2020年静脉溶栓率仍仅有5.64%,血管内治疗率为1.45%。
“目前,全国脑梗患者院前延迟的情况依旧特别严重。”赵静教授说。归结原因,论文以中国北部和西部为例指出,居民较差的卒中识别和急救意识,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医疗急救水平等,是主要原因。
在亚组的分析中,赵静团队进一步挖掘了“卒中意识”的重要性。其结果显示,在本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健康素养的中青年人群中,脑梗发作后的“院前时间”反而高于老年群体。这是由于卒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老年病”,年轻群体接收的科普教育和疾病风险意识更显不足。
2021年发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一文同样指出,卒中发生后,卒中认知水平较高者,更有可能快速识别疾病,并选择拨打急救电话积极就医,避免院前延迟的发生。
“院前时间”,一个长期的空白
如何缩短脑梗患者的“院前时间”,始终是全球卒中救治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中风协会制定的“中风生存链”,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包括“症状识别”“选择呼叫急救服务”和“急救系统快速响应”。
赵静教授认为,随着急救系统完善、院内救治流程时间缩短,患者在院前未能及时识别卒中发作,没有急救意识,成为造成相关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急救系统还是医院绿色通道,即便再缩短个十几分钟,潜力已经非常小了。”2016年起,赵静教授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至卒中患者的“院前时间”。她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合作,制作出更适合中国人记忆的“中风三步识别法”。在此之前,卒中的公众识别采用国际通用的“FAST”口诀,原理类似。但实践显示,英文口诀在中国的传播效率极其低下。
同年,“中风120”项目以上海市闵行区为试点,通过新媒体视频、海报书籍、动画、社区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2022年,JAMA Network Open发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发现区域内卒中患者3小时到院率从5.8%上升到33.4%,中位OTD时间从18.27小时下降至6小时。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超1500家医院推广应用。
图源:Zhao J, Liu R. Stroke 1-2-0: a rapid response programme for stroke in China. Lancet Neurol 2016, DOI:10.1016/S1474-4422(16)30283-6
赵静教授认为,项目成效再次证明公众教育的重要作用。在“院前时间”得到有效控制的发达国家,“卒中科普几乎是无孔不入,机场、车站、高速公路、车厢、电梯……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卒中的科普信息。”赵静教授说,“各类卒中协会、民间组织,甚至相关药企也会长期开展公益活动。”2021年,赵静教授任世界中风组织(WSO)院前医疗工作组共同主席,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卒中急救知识和理念的普及。
对于我国来说,赵静教授对“医学界”表示:“医院负责的环节,基本始于患者就诊后,疾控相关部门则负责慢病管理,降低卒中的发生率。”“但患者从发病,到识别并拨通急救电话的过程,长期都是管理的空白。”
“现在都是凭着热情和公益心在做相关工作,资源非常有限,也缺乏长期可持续性,难以联动形成体系。”赵静教授反复呼吁,在未来卒中救治体系的建设上,OTD时间、3小时到院率等,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形成明确的工作指标,制订奖惩机制。
赵静教授还建议,关于卒中的急救科普应进入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像火警拨打119一样,从小开始教育。未来无需再做过多工作,人们一辈子也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