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职场中,会说话,真的比有能力更重要?
职场中,会说话,“不是很重要,但很必要”。
这个技能不怕不用,就怕没有。
说话,这个技能底层逻辑是“情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而并不是会不会说话的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
职场中,分类大概如下:初入职场、职场新手、职场老兵。每一种身份,对于“说话”这个技能的使用方法,有很大区别。
初入职场(0-0.5年职龄):对于这个阶段的新手职场人,职场是新鲜的、有趣的,这种职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前途也是美好的。初入职场,大部分时间、经历是“学习”。从学校走向社会,需要很多的“社会知识、技巧”要去深
入了解、理解。学校比起社会,是一个很纯粹的环境了,很多岗位上的技能需要磨练,很多见识需要去增加,这是职场走得远近的第一步。这一点上,会不会说话,也需要磨练,但不要“过分使用”,避免过分拍马屁、磨洋工,不然初始即失败。也建议职场人不要“过分表现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顺利通过试用期,是这个阶段的刚需。
职场新人(0.5-2年职龄):这个阶段的职场新人,基本处于一个“寻求稳固”的状态。和练功夫的道理没什么不同,下盘功夫稳固了,根基稳固了,后续发展找准时机,一击必胜。这个时候,可以准确找好时机去“说话”,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特别重要。其实也不太难,不过与各色人等交流的时候,不要让别人感觉不快。公司里,有的人讨论项目的时候,很喜欢“怼别人”,可能你说的是对的,但你的方式绝对是错的。职场不是连续剧,绝不存在“你显示自己的牛逼,然后别人都听你的”桥段。而且这一阶段的职场新人,需要有担当去承担一些“努努力能完成的 挑战”,这些挑战不要太难,难度过于大之后,任务很可能完不成,出现“重大失误”的时候,基本晋升路径也不好走了。
职场老兵(2-8年职龄):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被误解为“老油条”,他们外面洽谈业务的时候侃侃而谈,酒桌上觥筹交错,随口说几个黄段子,信手拈来。这其实都可以理解。这个时期的“职场老兵”,如果不是水货的话,基本都有一些资源以及人脉或者说生财之道,这个时候,基本底盘稳固了,他们的说话之道,已经炉火纯青。在有的人面前会“示弱”,有的人面前会“捧别人”,这都属于情商的表现场景,他们眼中,基本以“利益”出发,不伤及“原则”的情况下,会合理“妥协”,而不是锱铢必较。
总之,我们从步入职场那一刻起,就不要让别人不舒服,但如果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冷静下来,先考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问题不大,也不要选择妥协,可以反击,这并不属于“情商低”、“不会说话”的表现。
不要做没有“原则”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