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徒俊
出品字头社
9月,新疆库尔勒,果农正在梨园忙碌。
田间小路,尘土飞扬,电动三轮川流不息,公路边一辆辆卡车,或整装,或待发。
一周之后,库尔勒香梨将出现在数千公里外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消费者的桌上。
艾力拥有一片20亩的梨园,预计今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9万左右。但从事种植业多年的他也清楚,口子里的消费者支付的金额远不止这些,超市卖的价格一般是我们卖的价格3倍左右。
但他不知道的是,去年此时,有一种叫做社区团购的模式也曾亏本大甩卖。
终端与源头,似乎是两个世界。最起码,社区团购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的问题。
这样做太慢
水果作为社区团购一个主打品类,与传统的水果流通模式相比,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有终端价格,再往源头追溯,并无二致。
上门与艾力这样的农户谈收购的并非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平台,而是当地一个特殊的群体代办。
这些代办帮助外地一级批发商向农户询价、收货,打理当地各种关系和整合本地资源,并从中收取佣金。一级批发商解决物流、仓储问题,然后再通过二级批发商,甚至三级批发商,进入超市、水果店乃至社区团购平台等终端流向消费者。
在冗长复杂的农副产品产销链条里,艾力们几乎没有话语权,当和代办谈好价格后,梨子什么时候采摘,会卖向何处,以什么方式卖,卖出什么价格,均与他无关。
去掉中间环节,提高对农户的收购价格,降低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是农户、企业、消费者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但无论是实体生鲜连锁,还是生鲜电商,似乎都没有走通这条路。农产品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再加上损耗严重的特点,库存就成为这个链条上无法避免的难题。
社区团购的诞生,本以为会携互联网的优势,凭借规模化和预售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产地直采、优化库存。但现实却很骨感。
生鲜类供应商出身的张立鹏认为,社区团购没有想象的那么伟大,他们除了烧钱吸引用户外,对农产品供应链几乎没什么改变。
直采虽然会便宜许多,可中间的加工、运输、仓储环节的成本依然少不了,对平台而言,如果愿意自营,长远来看可以降低综合成本,但对于一心只想速战速决的一些社区团购平台来说,这样做就太慢了!
相较重金投入,依托原有供应链,启动价格战是社区团购的最优选,因此整个市场陷入一个烧钱游戏,且只补贴前端用户,而不顾后端供应链。
在资金充裕、监管不严的时期,选择轻装上阵的社区团购平台确实获得了不少优势,整个社区团购平台在各地实现了惊人的扩张和增长。本质上,社区团购依然是横向上的抢夺市场,而并非纵深的重塑供应链。
但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轻即脆弱
去年12月,社区团购被整顿,价格倾销被禁止。
当负毛利被禁止,商品价格回归正常水平,价格优势不断缩小,让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进而吓退了部分意图快速圈地变现的资本。
除了最近关停华南大区、收缩战线的橙心优选,仅7月至今,暴雷的社区团购平台就有好几家:
7月7日,有同程艺龙背书的同程生活申请破产,欠款数亿;7月26日,估值曾高达30亿的食享会被爆总部人去楼空,创始人离职;8月22日,今年3月还获得7.5亿美元融资的十荟团被爆遣散员工,关停全国21个城市圈的业务。
有时候,轻也意味着脆弱。
社区团购是一门不折不扣的下沉生意。
和普通的线上买菜不同,社区团购侧重的是团购这一行为,面向的主要是一群以家庭主妇为代表的价格敏感型用户,愿意为了一斤肉菜瓜果比市面便宜几毛钱而拼团等待。
为满足这一需求,社区团购也不只是单纯依靠补贴,还有成本和风险的转嫁。
你可以说网格仓是供应链上的一大创新,但为什么平台们要搞网格仓加盟,主要还是想把链条终端的大部分成本分摊出去。橙心优选一位前员工李政分析道,同时,将中间环节的成本压给上游的一二级供应商,库存风险和平台无关。
社区团购就像一个辐射范围更广的超市,团长即导购员,分布在各个社区里,对接消费者;后端则与传统超市采用同样的供应链。但与传统超市相比,社区团购的导购员还无需支付工资和社保等成本,且随时可以进行人力优化。
社区团购的另一个故事即C2B,按需供应。
但这哪是C2B,农产品不是一天之内就生产出来的,充其量就是一个个提前一两天的预售制,主要还是靠低价爆款拉需求的老套路,没什么技术含量。张立鹏指出了关键问题。
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生长周期长,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以需定产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平台不承担库存风险,上游的供应商就需要全部承担,相应的供应商也掌握了供给权。当供应链无法把控的时候,平台就会选择牺牲终端,这也是为什么各平台经常出现商品下架的原因。
供应链很重,重到互联网企业不愿碰触,但没有供应链的支撑,无论前中端模式如何变轻,都隐藏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从5%到20%
社区团购当初兴起、获得资本青睐的一个逻辑,就是互联网+生鲜的想象力。
用投资女王徐新的话讲:互联网这么风生水起,占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却只有10%,其余90%你还没捞着呢,那90%就是生鲜。
国内电商发展多年,但生鲜的电商渗透率一直不高,这里面的市场空间,确实有很大想象力,但这份想象力,应该建立在实体业务链条的创新上,而不应追求过度的轻资产化,仅仅停留在依靠平台和资本效应来获得销售优势。
不同于工业品,生鲜品类的生产、运输、储存等都相对复杂,但对于社区团购而言,水果、蔬菜等又是高频品类,承担着引流的重任,不得不做。因此,当社区团购的泡沫破裂,留下的互联网平台们更应该在基地直采、仓储整合、运营平台、标准化品控等方面,发挥互联网+降本增效的价值,这或许才是社区团购走向盈利的破局之道。
无论是拼多多在部分地区采用的源头直采,还是美团自行搭建生鲜加工链条,都是巨头们在试图打破传统供应链条上,颇具意义的尝试。
有调查显示,线下的零售摊贩,他们的单品毛利率经常能在40%以上,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很赚钱,而是因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不仅需要自行积累资本,还要承担各种隐性成本。
而目前社区团购平台的毛利率大多在5%左右,对此李政感受颇深:
低效的人员和供应链管理耗费了太多额外成本,是平台毛利提不上去的一大原因,你毛利提到20%是能赚钱了,但价格和路边摊贩比就没优势了。社区团购模式本身没什么毛病,下沉市场摆在那里,你不开发也有别的人开发。优化优化行政开支,再搞搞供应链改革,把毛利提到20%,我觉得还是能跑通的,资本也要给点耐心。
如果社区团购能够重塑供应链,艾力的20亩库尔勒梨,或许每年带来的也不仅是29万的收入。
(文中艾力、张立鹏、李政均为化名)